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实测
正文: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次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实测的完整记录,主要用到的是SeoWG网站分析与测速工具平台,全程记录,力求真实有效。 D:这是我针对个人博客(www.example.com,已简化)进行的一次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前后的对比测试,主要关注移动端访问体验。 E:首先,在未做任何优化的情况下,我用SeoWG的“网站速度测试”功能,选择了“移动设备模拟”和“北京联通”线路进行测试。 S:测试结...
正文:
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次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实测的完整记录,主要用到的是SeoWG网站分析与测速工具平台,全程记录,力求真实有效。
D:这是我针对个人博客(www.example.com,已简化)进行的一次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前后的对比测试,主要关注移动端访问体验。
E:首先,在未做任何优化的情况下,我用SeoWG的“网站速度测试”功能,选择了“移动设备模拟”和“北京联通”线路进行测试。
S:测试结果显示,首屏加载时间为5.8秒,完全加载时间达到了9.2秒,移动端性能评分只有55分,FCP (首次内容绘制) 2.5秒,LCP (最大内容绘制) 5.1秒,CLS (累积布局偏移) 0.32。
C:这个成绩非常糟糕,尤其是首屏加载时间,超过了3秒的容忍阈值。CLS值也偏高,需要重点关注。
V:我用的是小米11,在北京联通4G网络环境下测试,排除设备和网络因素,问题主要在网站本身。
D:接下来,我开始针对博客进行一系列优化,包括图片压缩、代码优化和启用CDN加速。
E:我先用tinypng.com将所有图片压缩了近50%,然后使用了WP Rocket插件进行代码压缩和缓存设置,最后接入了Cloudflare的免费CDN服务。
S:图片压缩后,页面大小从原来的3.2MB降到了1.8MB。WP Rocket开启后,HTML、CSS和JavaScript文件都经过了压缩,并启用了浏览器缓存。
C:图片大小优化效果显著,页面体积减少了近一半。代码优化和缓存也应该有所帮助。
V:这些优化都是在我的阿里云服务器上进行的,服务器位于青岛。
D:完成基础优化后,再次使用SeoWG进行速度测试,仍然选择“移动设备模拟”和“北京联通”线路。
E:这次SeoWG的测试时间明显缩短,不到30秒就完成了所有指标的检测。
S:首屏加载时间降到了3.1秒,完全加载时间为5.5秒,移动端性能评分提升到了78分。FCP降至1.8秒,LCP降至3.5秒,CLS也下降到了0.15。
C:效果显著!首屏加载时间缩短了近一半,性能评分提升了23分,CLS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V:我同事用他的iPhone 13,在同一网络环境下也进行了测试,结果基本一致,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。
D:为了进一步优化,我开始排查阻塞渲染的资源,并使用了延迟加载技术。
E:通过Chrome开发者工具,我找到了几个阻塞渲染的JavaScript文件,然后使用了“defer”和“async”属性对这些文件进行了优化,并对页面底部的图片使用了懒加载。
S:经过优化,阻塞渲染的资源数量减少了2个,首屏加载时间进一步缩短到了2.8秒,CLS降到了0.08。
C:虽然提升幅度不大,但每一次优化都是进步,尤其是CLS值的持续降低。
V:这次我使用了SeoWG的“页面元素分析”功能,分析了不同元素的加载时间,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。
D:最后,我尝试了更换字体,看看能否进一步提升速度。
E:我将博客原本使用的Google Fonts字体替换成了系统默认字体,并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字体样式。
S:更换字体后,页面体积减少了约150KB,首屏加载时间缩短到了2.6秒,完全加载时间为4.8秒,移动端性能评分提升到了85分。
C:字体优化效果明显,虽然视觉效果略有牺牲,但换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V:SeoWG的“网站代码检测”功能帮助我找到了冗余的CSS代码,并进行了清理,进一步提升了页面加载速度。
D:总结一下这次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实测的经验教训。
E:通过SeoWG的各项功能,我系统地分析了博客的性能瓶颈,并采取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。
S:最终,博客的移动端性能评分从55分提升到了85分,首屏加载时间缩短了55%以上。
C:这次实测证明,页面加载速度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需要不断地分析、测试和调整。
V:希望我的这次实测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,大家可以尝试使用SeoWG的工具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进行页面加载速度优化,提升用户体验和SEO效果。 我接下来会尝试SeoWG的关键词排名监控功能,看看优化后网站关键词的排名是否有提升。 这次测试地点在北京,使用家庭宽带进行数据分析。希望下次有机会在其他网络环境下进行对比测试。